发表时间:2015-08-31
数据中心守护着企业重要IT设备的运行,如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等,在数据中心支持全球数十亿人口上网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机房能耗,因此,势必要研究具体的机房能效改善对策,才能真正实现节能。
发表时间:2015-08-29
分布式能源控制所带来的收益包括: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实现能源用户和能源供应方之间的整合,利用能源存储技术实现移峰填谷,并且由可再生能源(非基本负荷)来平衡负荷。
发表时间:2015-08-29
即便不更新现有的设备,如果泵送设备运行得更加高效,都会帮助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装置降低能源成本。软件能帮助衡量各个变量并优化选择。
发表时间:2015-08-25
德国大型电力公司RWE于8月17日宣布,高效率“电产气(Power-To-Gas)”实证设备已开始运转。
发表时间:2015-08-25
如今,随着“互联网+”被正式纳入顶层设计,并逐渐向以工业能源为代表的第一二产业渗透,智能设备及网关,分别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及中枢,其部署更是呈指数级增长。
发表时间:2015-08-24
全世界对于能源电力的数据应用能力都处于探索期,而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的“大数据”更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差不多刚到第二阶段的门口。
发表时间:2015-08-21
国家发改委通知称,力争用较短时间率先在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
发表时间:2015-08-18
军事专家称,除了建立有效的储备体系外,日本还通过鼓励资源回收利用以及替代材料研发两方面政策来降低对稀土资源的进口依赖。2010年,日本发布科学技术白皮书,提到要开发稀土高效回收系统、稀土替代材料,还通过设立环境废物管理研究基金优先资助稀土回收提炼研究。
发表时间:2015-08-13
根据BNEF发布的“新能源展望2015”报告,未来25年,全球发电将经历五大颠覆性变化。这将使能源企业、公用事业单位和决策者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发表时间:2015-08-13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空间地理等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并且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各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导力量,“智能电网”、“智慧工厂”、“数字矿山”、“数字油田”等两化融合的典型发展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能源信息安全也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5-08-11
目前,较为成熟的储能技术是铅酸蓄电池,但有寿命短和铅污染的问题。能够适用于智能光伏微电网的新型储能系统有如下几种:钒流体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这几种新型储能系统各有优缺点,随着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成熟,相信产品的质量、性能、稳定性均将有大幅提高,成本也可以大幅度下降。
发表时间:2015-08-07
发改委4日下发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通知要求,力争用较短时间率先在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6个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建立一批具有持续创新发展能力的产业联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发表时间:2015-08-05
在政策利好不断、消费者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然而,新能源汽车在经历井喷式发展的同时,续航里程偏短、充电难等弊端也逐渐显现。在近日举办的“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问路”、“把脉”。
发表时间:2015-08-04
在互联网之风劲吹的背景下,能源领域也正跑步向前拥抱互联网。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用专门篇章阐述“互联网+智慧能源”,描绘了能源互联网发展路线图。
发表时间:2015-08-03
信息系统提供的诸多解决方案,让消费者可以“团结”起来,出于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勉为其难。规模决定一切。